广州市总工会、广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和广州市技师学院坚定文化自信,
以"庆祝祖国诞辰七十周年
牢记初心和使命,跃马奔腾盛世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主题,
共同创建羊城工匠馆和广府文化大师室,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凝魂聚气同筑梦,砥砺奋进新时代。
广州市老市长黎子流先生
广州仲夏,百花盛开,紫气盈城,时和景泰,红棉向阳。7月3日上午,由广州市总工会、广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广州市技师学院共同创建的羊城工匠馆和广府文化大师室在广州市技师学院黄石校区隆重揭牌。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以下简称“广府人联谊会”)创会会长黎子流、第五届会长伍亮、执行会长何健桦,广州市总工会生活保障部部长杨霁,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简称“广州市人社局”)副局长何士林、政策法规处(宣传处)处长王霜、技工教育管理处处长夏晓冬、工会主席钟灵,广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张民辉,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员、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应祚智,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周明星,以及刘铁儿、高兆华、叶永润等20多位工匠和文化大师代表出席活动。

在羊城工匠馆和文化大师室首次开放日,吴友优应邀和李宗国院长、李立文副院长及许广双书法家、学院政工处夏玉汕主任、学院团委吴慧婷书记、公共基础系陈海霞主任、陆骏宇老师、杨杰、周浩河、叶军等一同参观工匠馆和大师室,真是匠心之作,感人入魂,很受教育,感叹不止。

吴友优长7米、宽70公分书法巨作
吴友优参观之后现场顿悟激情挥毫贺颂,创作一幅长7米、宽70公分的巨作献给广州市技师学院。作品云:"七十周年风雨路,万里江山一片春。改革开放传捷报,一带一路耀金瓯。习闻百姓奔小康,近悦远来向往东。群雄奋进新时代,平昇盛世中国红。″广州市技师学院以满腔热情,齐心歌颂伟大的祖国,时逢国运,热土飞虹;八方兴教,百业崇师;邦开盛世,民戴尧天;中华大治,百姓小康;党恩载福,岁月峥嵘!

羊城工匠馆、文化大师室揭牌仪式
古人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传;贵师而重传,则法度存。″在揭牌仪式活动中,广州市技师学院院长李宗国致欢迎辞,他说,我们要认真践行习近平主席关于"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的指示,努力把一馆一室办好,把广府文化之精髓发扬光大。一馆一室的落成,对学院而言,既意味着从此拥有了更为丰富的传承广府文化和工匠精神的载体和平台,更深感任重道远。
如何以此为抓手,结合广州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实现广州四个出新出彩的战略,打造“文化立校”工程?我们学院将在三大方面做好文章。
其一,充分发挥工匠馆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的同时,不断拓展工匠馆对内对外服务功能,擦亮羊城工匠金字招牌。
其二,依托一馆一室,搭建产学研新平台。集聚羊城工匠和文化资源,不断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新途径、新模式,搭建高技能人才“工学评”一体化产学研平台。
其三,立德树人,全面构建广府文化体系建设。不断推动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丰富立德树人新内涵、新方法,讲好羊城工匠和文化故事,传递工匠精神正能量。文化大师应祚智代表工匠和文化大师讲话,何士林代表广州市人社局讲话,何健桦为首批广府文化大师室大师颁发聘书,李宗国为首批羊城工匠馆工匠精神大讲堂特聘工匠大师颁发聘书,领导和嘉宾共同为羊城工匠馆和广府文化大师室揭幕,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州地铁集团首席技师张重阳作了工匠精神大讲堂主题讲座。

广州市老市长黎子流先生

黎子流先生书法作品《广府文化大师室》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广州市老市长黎子流先生现年88高寿,他为人重德,清正廉洁,乐观世事,笑对人生,虚怀若竹,高格如梅,胸襟淡泊,心气和平,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他一直关心广府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广州市技师学院开设"广府班″,黎子流先生多次入校演讲,讲述广府文化的历史、广府人的精神,让广府特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坛放眼向环宇,学海扬帆奔未来。
学生除了接受专业学习,还定期获得学院与广府人联谊会为其量身定制的系列文化教育熏陶,包括“南雄珠玑寻根之旅”、“探访失独老人”感恩教育活动、“弘扬广府人精神”主题系列讲座、广府班文化素质拓展等等。老市长如春蚕像红烛,不断给师生们奉献一片温情。他在首届“广府班”开班仪式上曾鼓励广府班学生,传承广府人的精神,传承龙舟精神,力争上游,不甘落后。他还挥毫写下“弘扬广府文化培育优质人才”赠予学院。真是:柏节松心宜晚翠,童颜鹤发胜当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广州市技师学院的领军人李宗国院长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于我们学院来说,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鉴往知来,兴学育人离不开历史启示,培养栋梁更要有理想信念。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针,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一带一路,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广府文化不断地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这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也是坚持向总书记看齐的践行!

吴友优书法创作中

古人云:"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吴友优在离校之际,一气呵成创作四幅作品赠予学院。
作品以梅兰竹菊为题,发自其内心的感叹,云:″风前生铁骨,雪里缀芳姿。悬崖标独操,绝壁我不孤。
碧幽生静气,芳香不留名。鞠首山川秀,吐艳天地心。
扎根黄土地,立身碧云天。虚怀持高节,春风带雨流。
露凝千片玉,花洒一丛金。质傲能超俗,香含不染尘。″
吴友优现场创作这四幅作品旨在勉励师生虚怀若竹,高格如梅,人澹似菊,品逸于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同心同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正文已结束)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